• 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文化 -> 京城老字號:》全聚德:金爐不滅千年火 -飲食文化

    全聚德:金爐不滅千年火 -飲食文化


    全聚德:金爐不滅千年火 全聚德,飲食,老字號,老北京,京城老字號飲食文化

    1864年,在北京前門肉市街上一家經營干鮮果品店的“德聚全”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以販賣雞、鴨為業的楊全仁傾其所有盤下了這家店鋪,以“全聚德”立為新字號,重金聘請當年皇宮御膳房的師傅專營“掛爐烤鴨”。

    142年過去,如今的全聚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餐飲集團之一。

    緬懷毛主席關懷老字號

    全聚德豎起漢白玉浮雕紀念墻

    “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12月7日上午,一幅長9米、寬2.4米,鐫刻著毛主席講話的大型漢白玉浮雕紀念墻在全聚德和平門店一層大廳落成。來自全國工商聯和民建、商務部、市商務局、北京老字號代表等近百位各界人士共同參加了“落成儀式暨紀念毛主席關懷老字號講話50周年座談會”。老字號企業在會上共同表示,要積極采取措施振興老字號、創新老字號。中國全聚德集團董事長姜俊賢表示:毛主席他老人家以王麻子、東來順、全聚德為代表的中華老字號“永遠保存下去”的愿望一定能夠實現。

    姜俊賢與老字號傳人們共同追憶,1956年3月4日,毛主席在聽取國務院有關部門匯報手工業情況時指出:“手工業的各行各業都是做好事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有。還有烤鴨子可以技術出口。提醒你們,手工業中許多好東西,不要搞掉了!薄拔覀兠褡搴玫臇|西,搞掉了的,一定都要來一個恢復,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1956年12月7日,他在同民建和工商聯負責人談話時又指出:“歷史名字要保存,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的名字為什么不要,瑞蚨祥、同仁堂一萬年要保存。全國有名的招牌要拍下照片來,有許多招牌的字是寫得好的,不留下來后代就不知道了!趼樽、東來順、全聚德要永遠保存下去”。毛主席的這段話后來收錄在《毛澤東文集》第七卷第171頁。

    五十年過去了,北京老字號協會有關人士說,中華老字號企業歷經磨難,生存發展到今天,真可謂是艱辛跋涉、一路風雨、歷盡坎坷、飽經滄桑。

    “金爐不滅千年火 銀鉤長掛百味鮮”用這幅對聯來形容全聚德烤鴨的經久不衰和美味再恰當不過了。

    中國餐飲業正餐之首

    目前全聚德已成為擁有70余家成員企業的全國最大的餐飲集團之一。全聚德年營業額10億元,銷售烤鴨350余萬只,接待賓客500多萬人次,資產總量近7億元,無形資產價值106.34億元。在中國餐飲業500強排列中,全聚德被評為正餐之首。

    姜俊賢將之總結為:“艱苦創業、開拓創新、爭創一流”。姜總介紹,50年來,一代又一代的全聚德人牢記毛主席的囑托,共同努力,實現了可持續發展,跨越式前進,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不斷地創造著新的輝煌。

    姜俊賢用“七大創新”來總結全聚德的經營之道:1993年集團成立后,在體制上,實現了母子公司體制,初步建立起了現代企業制度;在機制上,初步建立起適應企業發展的內部運行機制;在管理上,通過完善規章制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使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在營銷上,初步實現了從被動經營到主動營銷的轉變,開始形成了一套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發展模式;在科技上,為實現餐飲業由傳統手工作坊的小生產方式向規;洜I、工業化大生產方式的轉變創造了條件;在企業文化建設、創建學習型組織上,創造具有全聚德特色的文化產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大提高;在精神文明建設上,通過抓“效益、改革、發展、穩定、凝聚、形象”十二字方針的貫徹,集團整體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目前,企業收入、利潤、資產量均比集團組建之初增長了10倍以上,成為全國最大的中式正餐跨所有制、跨地區、跨國經營的連鎖企業集團。

    “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

    全聚德的創始人楊全仁,本名壽山,是河北冀縣人。17歲時他北上京都,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初到北京的他,從放養鴨子干起,學得了一手填鴨和屠宰雞鴨的技術。繼而做起了生雞生鴨的買賣。在1864年,前門外肉市胡同有一家名叫"德聚全"的干鮮果鋪,由于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精明的楊全仁先生抓住機會,傾其所有,盤下了這家店。并請來一位風水先生看風水。先生繞著小鋪走了兩圈,大為夸獎,并說只要將"德聚全"三字倒過來,以"全聚德"為新字號,必將沖其晦氣,踏上坦途。楊全仁聽后非常高興,一是他的名字中也有一個"全"字;二是"聚德",就是聚攏德行,可以向賓客表明自己的經商原則。于是他請來一位對書法頗有造詣的秀才——錢子龍,揮筆寫下了"全聚德"三個大字,并制成金匾懸掛在門楣上。

    來源:京報網


      相關內容

      熱門內容

      色ww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