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 首頁 -> 傳統文化 -> 京城老字號

    京城老字號

    京城老字號

    北京的老字號牌匾與書法家 -文化沙龍

    北京,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近千年的建都歷史發展中,商業、文化繁榮,出現了一大批以“誠信為本,質量上乘,服務優質,文明經營”的老字號商家店鋪。每當漫步徜徉于王府井、前門、西單、東四、琉璃廠、鼓..閱讀全文→

    “燕雅軒”的孫掌柜(圖) -人物

    孫掌柜的年齡說起來正卡在“叫老孫太早,叫小孫又顯得晚點兒”的段上,所以想來想去覺得還是直呼孫掌柜最“中庸”。孫掌柜在京城一處古寺旁經營著一家門臉不起眼的小古玩店,冠名“燕雅軒”。雖然血統上屬..閱讀全文→

    北京老字號餛飩侯總店仍留王府井(圖)-老字號動態

    在王府井經營了50多年的中華老字號“餛飩侯”北京總店,已經敲定將于下周一停營并進行搬遷。 昨天,記者從餛飩侯公司負責人處了解到,該店并不會搬離王府井,最晚明年春節前就可開業迎客。 記者昨天獲悉,..閱讀全文→

    文房四寶堂 -老字號文墨店

    位于宣武門外東琉璃廠,由李福壽筆莊、吳文魁筆莊、清秘閣紙店組成。以李福壽筆莊為主。1925年李福壽結交著名畫家湯定之、齊白石等,根據其所需制成“白云”、“衣紋”、“蟹爪”、“蘭竹”等名筆,以“李福壽”..閱讀全文→

    正陽樓:一脈煙火守天壇 -飲食文化

    正陽樓溯源 酒館變飯館經常辦國宴 清道光年間,山東掖縣人孫小辮在前門外肉市經營的小酒攤生意紅火。攢了些錢,便和兒子孫學仁將肉市胡同南口路東的一家小酒館盤了下來,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開張,取名“..閱讀全文→

    永仁堂-老字號藥店

    永仁堂 永仁堂藥店始建于1932年,是經營同仁堂藥店多年的樂泳西開辦的。他繼承了同仁堂的遵古炮制優良傳統,以治病救人為宗旨,對炮炙之規、藥品真偽辨別精益救精,從不以劣充優,以次充好。 樂家開辦藥店..閱讀全文→

    龍順成-老字號其他

    位于永定門外大街路東。開業于清光緒初年,原址在前門外大市路南,是京城內專門經營桌椅柜箱的木器店。創辦人姓王,約在清同治初年在大市路南同興和硬木桌椅鋪東邊開辦了一個小木材廠,承包房屋建筑中的木工活。..閱讀全文→

    步瀛齋-老字號綢緞行

    步瀛齋 相傳,步瀛齋鞋店始創于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由在朝任官的李姓人士所建,前店后廠,以制作布鞋為主,服務對象主要是當朝官員和上流社會的達官顯貴!安藉S”這一字號單從字面上即可發現其創..閱讀全文→

    爆肚馮:搬遷中苦撐北京小吃(圖)-人物

    馮廣聚老人。 后海九門小吃 “今日爆肚已售完” 聽說北京老字號小吃爆肚馮已經搬進后海九門小吃,記者覓蹤尋訪。 走進后海孝友胡同的九門小吃,里面已經是人山人海,很多人手中端著一個大木盤..閱讀全文→

    泰豐樓:京城頭份兒先吃飯后結賬 -飲食文化

    泰豐樓溯源 清光緒初年,經營山東風味菜品的泰豐樓飯莊在前門外煤市街開張。清末的王公貴族、八旗子弟都曾是泰豐樓的?。民國年間,蔣介石、李宗仁、何應欽等政要都在泰豐樓吃過飯。但1952年,堪稱南城之最的..閱讀全文→

    老北京八大樓僅剩兩家營業 老字號選址難(圖)-文化..

    ???離開經營多年的老地方后,不少老 字號都擔心新址很難聚攏人氣。資料圖片 老字號搬家,面臨選址難題 上周,錦芳小吃店搬家,老食客依依惜別。隨著經濟的發展,老字號出現了不少經營上的難題。據記者調查..閱讀全文→

    謙祥益-老字號綢緞行

    前門大街北口的北京絲綢商店前身是謙祥益綢布店,創辦于清道光年間(1830年左右),股東孟毓溪是山東省章丘市舊軍鎮人,是孟子的后裔。孟毓溪在山東周村開設了第一家布店兼染店的恒祥布店。恒祥經營有道,生意紅..閱讀全文→

    白魁老號-老字號飯莊

    白魁老號隆福寺店 白魁老號是京城最著名的清真飯莊之一。它以制作風味獨特的燒羊肉而聞名遐邇。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一個叫白魁的回民,在東城隆福寺斜對面的小街口,開了一家羊肉鋪。他除了賣生牛..閱讀全文→

    清秘閣-老字號文墨店

    北京清秘閣畫店是北京文化街的一家老子號畫店。清秘閣原為元代著名書畫家倪瓚(號云林)藏書數千卷所居之事而得名。雖數易其主,但清秘閣店名一直未變,言傳至今,已有650余年的歷史。 清秘閣畫店位于北京舉世聞..閱讀全文→

    老字號"稻香村"的百年傳奇(圖) -歷史

    看到“稻香村”這個名字,中國人定會感到親切。不要說吃一口稻香村的月餅,就是聽到這個名字,也會感覺到有稻香陣陣,樸素而自然,清新而淡雅。 稻香村其名,原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食品店的字號,多見于長江流..閱讀全文→

    森泰茶莊-老字號茶莊

    森泰茶莊 珠市口迤南的森泰茶莊是安徽省歙縣人王森泰(字復齋)于清咸豐年間(1851-1861年)開辦的。該茶莊是在安徽、福建產茶區自采自制,葉色清淡味久,售價便宜,深得各界茶客的歡迎。營業經久不衰,F在..閱讀全文→

    一條龍-老字號飯莊

    一條龍是前門大街上的一家回民老字號飯館。一條龍本名南恒順羊肉館,創業于清乾隆年間,距今有200多年的歷史。說起一條龍之名的來歷,一位熟知老北京歷史的人曾告訴我,在光緒年間,皇帝來到南恒順羊肉館吃了一..閱讀全文→

    萬全堂-老字號藥店

    萬全堂藥店設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的歷史。 清乾隆十一年以前,萬全堂為樂家獨資經營。隨著歷史變遷,到清同治十二年,發展為九戶(九股)合資經營的藥店。在經營過程中,藥店不斷克服合股經營的弊病,一切..閱讀全文→

    便宜坊-老字號飯莊

    便宜坊 燜爐烤鴨是烤鴨子的正宗,它是明代由江南傳入北京的。最早的便宜坊明朝永樂年間的菜市口米市胡同,由姓王的南方人創辦。當時只是一個小作坊,并無字號。他們買來活雞活鴨,宰殺洗凈,給其他飯館、飯..閱讀全文→

    全聚德:金爐不滅千年火 -飲食文化

    1864年,在北京前門肉市街上一家經營干鮮果品店的“德聚全”因經營不善瀕臨倒閉,以販賣雞、鴨為業的楊全仁傾其所有盤下了這家店鋪,以“全聚德”立為新字號,重金聘請當年皇宮御膳房的師傅專營“掛爐烤鴨”。 1..閱讀全文→

    王致和-老字號飯莊

    王致和老字號始創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至今已有329年歷史。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縣舉人,1669年(清康熙八年)進京會試落地,滯留京城,為謀生計,做起了豆腐生意,一邊維持生計,一邊刻苦攻讀,以備下科。..閱讀全文→

    “九門小吃”周年慶 “爆肚馮”秘技不怕傳外人 -文..

    上周五,匯集13家老字號的“九門小吃”迎來周年店慶。據老北京小吃協會會長侯嘉透露,第二家“九門小吃”有望明年初開門迎客。對于前途未卜的京城老字號來說,這樣的消息無疑為其日漸黯淡的前程帶來一絲曙光。不..閱讀全文→

    正陽樓-老字號飯莊

    正陽樓 正陽樓是前門大街路東的一家飯館。是老北京時代著名的八大樓之一,開業于清道光年間。 正陽樓的前身是個小酒攤子,掌柜的姓孫名小辮,山東掖縣人。家鄉遭受大旱災,他謀生來到京城。白天他外出找活..閱讀全文→

    全素齋-老字號飯莊

    全素齋 全素齋創始人劉海泉,14歲起便在清宮膳做事。掌握了宮廷素菜的烹飪技藝,做得一手好素菜。素菜本是從南方發展起來的,所用原料如腐竹、冬筍、鮮茹、玉蘭片等等也多產自南方,調料用糖較多,味道亦以..閱讀全文→

    榮寶齋-老字號文墨店

    榮寶齋 榮寶齋位于著名的北京琉璃廠西街,其前身為松竹齋,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始名榮寶齋,歷來是書畫界人士薈集、交流和樂于往來的場所。 據有關史料所載,榮寶齋的前身是“松竹齋”,始建于清朝康熙..閱讀全文→

    六必居-老字號飯莊

    六必居 小時候就知道六必居,那會兒家住在東珠市口,常和大人們一起去六必居買醬菜,記得有一種帶芝麻的細咸菜絲,有點甜味兒又帶點辣味兒,既好吃又便宜。 六必居在前門大柵欄路口處,嚴格說應在糧食店街..閱讀全文→

    劉記炒紅果(圖) -飲食文化

    念叨起北京的傳統風味,有幾個京城里生京城里長的人記憶中會少了炒紅果這道酸甜可口的小食?說起小吃店鋪,許多“老北京”大概也會想起舊日里離皇宮咫尺之遙的東安市常這里誰家的哪種吃食最正宗最地道,從達..閱讀全文→

    烤肉宛-老字號飯莊

    烤肉宛 早年間的北京,南宛北季,人人皆知。季氏的烤羊肉、宛氏的烤牛肉,各有各的立身之道?救馔瓞F位于西城區宣武門內大街,創建于1686年。最初為一名姓宛的回民在宣武門一帶推車賣牛羊肉。其第二代在車..閱讀全文→

    內聯升-老字號綢緞行

    內聯升 內聯升是趙廷于清朝咸豐三年(1853年)創辦的。前店后廠自產自銷。趙廷是河北省武清縣人,從十幾歲開始,就在東四牌樓一家靴鞋店學徒。學得一手好活計。他出師后,得到當時清朝官員丁將軍的幫助,籌..閱讀全文→

    北京6家老字號確定英文名 全球征選(洋名對照)-文化..

    專題:京城老字號 在全球25萬多名翻譯志愿者的熱情參與下,經過4個多月的篩選,全聚德、吳裕泰、同仁堂、瑞蚨祥、榮寶齋、王致和6家北京老字號有了新“洋名”。新“洋名”得到老字號企業的一致認可,將被制作成金..閱讀全文→

    鶴年堂-老字號藥店

    ?北京鶴年堂是始建于[明]·永樂三年(1405年)的醫藥老字號。 鶴年堂走過了明朝、清朝、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個歷史階段,歷經了六百余年的風風雨雨,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傳承了豐富的中醫藥養生文化。隨著改..閱讀全文→

    鶴年堂與菜市口 -民間故事

    北京鶴年堂成立于1405年(明永樂三年),是由元未明初著名回回詩人、醫學養生大家丁鶴年創建的。鶴年堂原址座落在現宣武區菜市口大街鐵門胡同迤西路北,騾馬市大街西口,與丞相胡同相對,與回民聚居的牛街相鄰。..閱讀全文→

    名人與廣和居(圖) -老字號故事

    老北京飯館中,有兩家名氣極大,當年在北京處于特殊地位的飯館與魯迅先生關系極深。這即是“廣和居”和“會賢堂”。這兩家飯館之所以名氣特大,不單純在于歷史悠久,是老招牌、老字號,也不單純因為這兩家字..閱讀全文→

    天蕙齋-老字號其他

    大凡從舊社會生活過來的老北京人,都知道天蕙齋這個字號。天蕙齋是老北京時代專賣鼻煙的一家老店,開業于清朝道光年間。 記得30多年前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在我們所住的大雜院里,有一位70多歲的老人,每天都坐著..閱讀全文→

    內聯升、瑞蚨祥九家老字號傳統技藝"抱團"..

    內聯升、瑞蚨祥九家老字號傳統技藝"抱團"申遺 |時間:2007-04-26 |文章來源: 昨天(4月25日),記者從宣武區政府了解到,內聯升、瑞蚨祥、馬聚源等九家老字號將拿出招牌技藝集體申報北京..閱讀全文→

    泰豐樓-老字號飯莊

    泰豐樓 創辦人為山東海陰孫氏,原址在前門外煤市街一號,是名噪京都的“八大樓”之一。清末,孫氏又將泰豐樓兌給了他的同省老鄉福山縣的孫永利和朱百平兩個人。而后,幾經周轉,由孫必光將泰豐樓買下來,當..閱讀全文→

    中華老字號亮相昆交會 展示ZG傳統文化(圖)-新 聞

    中華老字號亮相昆交會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圖) |時間:2007-06-10 |文章來源: 北京老八件 北京榮寶齋 上海城隍廟 蘇州刺繡 宜興紫砂..閱讀全文→

    “北京名片”前門老字號何時回前門?(圖)-文化縱橫

      昔日前門大柵欄 “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里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對著我的家……”一曲京腔京韻的《前門相思大碗茶》,唱出了北京前門商業區的歷史滄桑和十足的京味兒文化。然而,面對改造,眾多..閱讀全文→

    盤點老北京城八區區級“非遺”家底兒-文 化

      盤點老北京城八區區級“非遺”家底兒     一聲高亢悠遠的叫賣,一段曾受“黃封”的高蹺,一手賦予玩偶生命的絕活兒……老北京這些依靠口授和心傳來傳承的非物質..閱讀全文→

    北京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廟會隆福寺小吃全是假的-旅..

    北京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廟會隆福寺小吃全是假的 |時間:2007-03-13 |文章來源:北京娛樂信報 “廟會上那些隆福寺小吃全是假的,真的根本就沒參加!弊蛉,北京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劉滿來在參..閱讀全文→

    張順興-老字號其他

    俗稱“刻刀張”位于前門外打磨廠中段路北,是京城內專門經營各種刻刀的店鋪 創辦人張正新,祖籍河北省冀縣,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來北京,曾在一家鐵鋪學徒,出徒后在打磨廠開了個小作坊,名叫“張記小鐵作..閱讀全文→

    正明齋-老字號飯莊

    過去北京把糕點叫餑餑,正明齋是北京有名的餑餑鋪。提起北京糕點,南味以稻香村、桂香村、稻香春著名,清真以大順齋為最,可談及正宗的京味糕點,那就要數正明齋了。清末人崇彝所著《清咸以來朝野雜記》中寫道“..閱讀全文→

    天成齋-老字號綢緞行

    天成齋鞋店坐落在前門外鮮魚口西口路北,開業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它自產自銷,制作的靴鞋材料真實、做工精細、結實耐穿,從開業以來,生意興隆,逐漸發展成擁有天源齋、天利齋、天華馨、天成齋等幾家鞋..閱讀全文→

    瑞蚨祥-老字號綢緞行

    瑞蚨祥 瑞蚨祥創始人叫孟鴻升,是孟子的后裔,濟南府章丘縣舊軍鎮人。他以經營土布開始,字號為萬蚨祥。生意興隆,就到上海、青島、天津等地設立連鎖店,經營規模逐漸擴大,經營品種也日益增多,增加了綾羅..閱讀全文→

    文盛齋-老字號文墨店

    創辦于清嘉慶年間(1806),位于前門外廊房頭條,是自產自銷燈畫扇的老字號商店,其燈彩馳名京華。 品種有宮燈、紗燈、花燈、壁燈、會燈、年燈、玩具燈等,并經營蘇杭雅扇·手繪壁畫等業務。其宮燈,古色古香,..閱讀全文→

    南慶仁堂-老字號藥店

    公元1918年,南慶仁堂藥店開張營業。勸慶有延年益壽,仁心普濟萬方”之意。以后又陸續開設了虎坊橋西慶仁堂、東四北慶仁堂、白塔寺大和堂、前門大街慶頤堂等。不到十年光景慶仁堂發展成為擁有七家聯號的京城..閱讀全文→

    吳裕泰-老字號茶莊

    吳裕泰王府井店 吳裕泰茶莊始建于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初名《吳裕泰茶!,創始人吳錫卿,安徽歙縣昌溪村人,1930年去世。 吳氏祖上幾輩作茶葉生意,吳家有兄弟6個,吳錫卿排行第四,總管吳裕泰茶莊,以..閱讀全文→

    大明眼鏡-老字號其他

    北京大明眼鏡公司開業于1937年,原址在王府井菜廠胡同。是由天津大明眼鏡公司及上海、南京等亨得利表店股東36人集資創辦的股份有限公司。當時,以王行龍為董事長,鄭信康為經理,前店后廠,專營眼鏡業務。 開業..閱讀全文→

    前門大街封路 全聚德前門店封存143年爐火(圖) &nbs..

    前門大街封路全聚德前門店封存143年爐火(圖) |時間:2007-04-26 |文章來源: 前門大街(資料照片) 前門地區的交通動脈——前門東路建設工程已經完成并于今日(2..閱讀全文→

    都一處-老字號飯莊

    在前門大街路東邊,有一家很有名的老字號飯館,名叫都一處。據老人們說,都一處原來不在前門大街上,而是在鮮魚口一進口的路南。據去過都一處飯館的老人們回憶說,都一處是一間門臉,樓上暗處放著一把披著黃緞子..閱讀全文→

    寧波天一閣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 閱讀全文→


    【】

    杭州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側。該印社于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浙派金石篆刻家葉舟、丁友仁等發起建立,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藝術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著名學術團體,現已發展為.. 閱讀全文→


    【】

    承德文津閣

    文津閣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千尺雪景區之北。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是內廷四閣中第一座建成之閣。乾隆帝對在此建閣貯書極為得意,認為“山莊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則閭閻日富,禮樂日興,益茲文津之.. 閱讀全文→


    【】

    杭州文瀾閣

    文瀾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閣。 文瀾閣是將杭州圣因寺后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 閱讀全文→


    【】

    沈陽文溯閣

    文溯閣位于遼寧沈陽故宮之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興建,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另有《古今圖書集成》亦存于閣內。乾隆曾說:“恰于盛京而名此名,更有合周詩所謂溯澗求本之義”,體現了乾隆皇帝不忘祖宗創業艱難,為.. 閱讀全文→


    【】

    北京國子監辟雍

    國子監位于北京安定門內成賢街孔廟的西側。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為官府培養后備人才的最高學府,始建于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按照“左廟右學”的傳統規制,國子監與孔廟相毗鄰。 國子監的中心建筑是辟雍,.. 閱讀全文→


    【】

    北京文淵閣

    文淵閣位于故宮東華門內文華殿后,原明代圣濟殿舊址。清朝乾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774—1776年)建成,是皇家收藏《四庫全書》的圖書館。 世界上最大的叢書《四庫全書》曾藏在這里,以非?季康拈緯涫⒀b,安置在書架.. 閱讀全文→


    【】

    九江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坐落于江西九江廬山五老峰南約10公里處的后屏山南麓。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臺,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 白鹿洞書院在唐代(公元618—907年)時原為李渤兄弟隱居讀書處。根據文獻記.. 閱讀全文→


    【】
    色ww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