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蘆笙的苗族歌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21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苗族是一個支系繁多、分布地區較廣的南方民族。由于歷史的悠久和民俗文化的豐厚,使生活在不同地區、..閱讀全文→
粗獷豪爽的廣東潮汕《英歌》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1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在中國廣袤的漢族地區,一年之中最為隆重和熱鬧的民俗節日,莫過于自古以來的傳統“春節”。隨..閱讀全文→
云南“披星戴月”民族的歌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1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東巴舞譜 屬于藏緬語族彝語支的納西族,基本集中居住于我國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和維西、寧..閱讀全文→
廣西三江的侗族《蘆笙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21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主要分布在中國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別系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和侗水..閱讀全文→
西藏司馬旺堆的《大鼓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1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藏族是中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多、分布地域廣闊的民族之一。藏族的分布區域以西藏自治區為主外,..閱讀全文→
源自于原始宗教的《薩滿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21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千余年前,生活在亞洲遠東地區,多個屬于阿爾泰語系古老游牧部族的人們,出于對自然界各種現象..閱讀全文→
大瑤山里的《黃泥鼓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21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我國的瑤族是個支系多、分布廣的民族,只廣西境內的瑤族就占本民族人口總數的70%,因此有了“南嶺無..閱讀全文→
白鶴翩躚的朝鮮族《農樂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3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至今沒有最終確定語言系屬關系,集中分布在我國東北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和遼寧、黑龍江等..閱讀全文→
貴州銅鼓坪上的苗族歌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21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地處我國西南云貴高原上的貴州省,是今日苗族的主要居住區域。此外,在湖南、四川、廣西和云南等地..閱讀全文→
羌族禮儀舞蹈《克西格拉》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16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今天生活在我國四川省北部岷山地區的羌族,是華夏56個民族大家庭中始終保存最初族源,具..閱讀全文→
景頗族追思祖先的《木腦縱歌》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09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集中居住在我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景頗族,系屬于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景頗語支。 ..閱讀全文→
豐富、多彩的漢族民間舞蹈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09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傳統文化的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民族系屬漢藏語系漢語語族,人口約占全..閱讀全文→
艷麗多姿的中國民族民間歌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02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中國是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的東方古國。漫長的歲月和豐厚的文化積淀,造就了今日生活在我國廣大地域..閱讀全文→
臺灣寶島高山族群體的旖麗歌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一.能歌善舞的高山族阿美群體 擁有約12.5萬人的高山族阿美群體,大部分居住在臺灣..閱讀全文→
充滿模擬激情的鄂溫克族和鄂倫春族民間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5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在我國56個民族的大家庭中,屬于阿爾泰語系滿-通古斯語族的鄂倫春和鄂溫克..閱讀全文→
妙趣橫生的壯族《火貓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19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的壯族,是我國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絕大部份分布在..閱讀全文→
云南彝族的《阿細跳月》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3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系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的彝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眾多的民族之一。彝族主要分布在..閱讀全文→
臺灣寶島的高山族和排灣、雅美群體歌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在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中,分布在我國臺灣省山地和東部沿?v谷平原及蘭嶼島,..閱讀全文→
群山之顛的羌族《青年鍋莊》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31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四川茂汶藏族羌族自治州管轄內的許多羌族村寨,都坐落在群山之中。 羌族生活的區域..閱讀全文→
充滿神奇色彩的藏族《羌姆》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09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鹿神舞” 在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中,藏族屬于人口眾多,分布地域廣闊的古老民族。藏族歷史悠久..閱讀全文→
祈福禳災的《跳於菟》 來源網絡|時間:2019-04-19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生活在中國青海省黃南州同仁縣,系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土族,雖然其民族形成于元明時期,但卻是一..閱讀全文→
陜北的“百面鑼鼓”和“撞神樓”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對于漢民族來說,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隆重的傳統民俗節日。無論是在漫天飛雪的塞北,..閱讀全文→
羌族最為古老的《羊皮鼓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17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位于四川省汶川縣馬蹬村的“何家祖墳”是當地羌族何姓大家族的墓地。根據資料記載,羌..閱讀全文→
賦予人們幸福的“花棍”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4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京族是我國56個民族中人口較稀少的民族之一。京族同胞自16世紀左右遷居于我國瀕臨南海的廣..閱讀全文→
婀娜多姿的傣族《孔雀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3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的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閱讀全文→
為神靈而敲擊的佤族《木鼓舞》 來源網絡|時間:2019-03-23 |文章來源:來源網絡 系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崩龍語支的佤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滄源、孟..閱讀全文→
天一閣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月湖之西。天一閣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書樓,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范欽主持建造。范欽平生喜歡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縣李氏萬卷樓的殘存藏書,存書達到了七萬多.. 閱讀全文→
西泠印社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西南側。該印社于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由浙派金石篆刻家葉舟、丁友仁等發起建立,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學“為宗旨,是中國研究金石篆刻藝術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著名學術團體,現已發展為.. 閱讀全文→
文津閣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平原區的西部,千尺雪景區之北。建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是內廷四閣中第一座建成之閣。乾隆帝對在此建閣貯書極為得意,認為“山莊居塞外,伊古荒略之地,而今則閭閻日富,禮樂日興,益茲文津之.. 閱讀全文→
文瀾閣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館內。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為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也是江南三閣中唯一幸存的一閣。 文瀾閣是將杭州圣因寺后的玉蘭堂改建而成的,.. 閱讀全文→
文溯閣位于遼寧沈陽故宮之西,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興建,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另有《古今圖書集成》亦存于閣內。乾隆曾說:“恰于盛京而名此名,更有合周詩所謂溯澗求本之義”,體現了乾隆皇帝不忘祖宗創業艱難,為.. 閱讀全文→
國子監位于北京安定門內成賢街孔廟的西側。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為官府培養后備人才的最高學府,始建于元代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按照“左廟右學”的傳統規制,國子監與孔廟相毗鄰。 國子監的中心建筑是辟雍,..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