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 首頁 -> 少數民族文化 -> 民族人物

    民族人物

    節日文化網民族民俗文化版塊的民族人物欄目,集中介紹各少數民族里出現的大人物、歷史人特等內容。

    革命領袖韋拔群-壯族名人

    韋拔群(1894—1932),中國早期農民運動三大領袖(毛澤東、彭湃、韋拔群)之一,廣西農民運動的先驅,百色起義領導者之一,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廣西右江革命根據地領導者之一。曾..閱讀全文→

    ZG現代民族學奠基人黃現璠-壯族名人

    黃現璠(1899.11.13~1982.1.18),“國際知名民族學家、歷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原名甘錦英,壯族,祖籍廣西扶綏縣。1922年考入廣西省立第三師范學校,1926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受教于陳垣、錢?.閱讀全文→

    愛國將領盧濤-壯族名人

    黔軍總司令盧燾(1882-1949),壯族人,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參加民主革命,曾任黔軍旅長、司令、貴州省省長等職,在反袁護法等斗爭中作出過重大貢獻。他愛國愛民,一生為國家民族、為人民群眾、..閱讀全文→

    "兩粵宗師"鄭獻甫-壯族名人

    鄭獻甫(1801~1872)象州縣寺村鄉白石村人,原名存,為避咸豐(愛新覺羅·奕)名諱,以字稱呼,別名小谷,自號識字耕田夫。是清代首屈一指的壯族詩人,著名經師。父親是鄉村私塾教師。鄭獻甫生活儉樸,酷愛讀..閱讀全文→

    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壯族名人

    壯劇《瓦氏夫人》劇照 瓦氏夫人(公元1496—1555),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女英雄。原名岑花,歸順直隸州(廣西靖西縣)土官岑璋的女兒,嫁田州(廣西百色市田陽縣)土官岑猛后,改稱為“瓦氏”。因丈夫和兒子在反抗封..閱讀全文→

    長征四號乙火箭總設計師李相榮民族名人

    李相榮 李相榮,研究員,是我國優秀的火箭工程專家及載人航天工程專家,1941年生于黑龍江省五?h,朝鮮族。1964年畢業于北京工業學院,先后在原國防部五院一分院、七機部二院、上海新中華機器廠、805所、上海..閱讀全文→

    朝鮮族民族樂器制作技藝傳承人-金季鳳民族名人

    金季鳳 個人簡介 1954——1957年延邊高中 1957——1958年延邊漢專 1958——1998年延吉市民族樂器廠 1998——現在延吉樂器研究所 傳承譜系 金季鳳是延吉市民族樂器研究所工程師,父親金瑢璇是朝鮮族民族..閱讀全文→

    作曲家鄭律成民族名人

    鄭律成 鄭律成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中國作曲家。朝鮮族,原名鄭富恩。世界上兩個國家的軍歌都出他一人之手,《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和《朝鮮人民軍進行曲》都是他譜寫成的。 1918年8月13日生于韓..閱讀全文→

    ZG的影帝金焰民族名人

    金焰的銀幕形象 金焰號金德麟,朝鮮人,1910年4月8日生于韓國首爾。父親因參加朝鮮民族獨立運動而受通緝,于1921年舉家遷至中國,定居通化并加入中國國籍。排行老三。二哥金燱后定居齊齊哈爾。 父親病故后,?.閱讀全文→

    朝鮮族說唱藝術傳承人申玉花民族名人

    居住在沈陽市蘇家屯區民主街道的申玉花是朝鮮族說唱藝術的代表性傳承人,雖然年事已高,但申玉花仍然能夠表演《春香傳》等朝鮮族說唱藝術的經典作品。據了解,作為朝鮮族說唱藝術的保護單位,蘇家屯區文化館多年..閱讀全文→

    ZG搖滾樂之父崔健民族名人

    崔健 崔健,朝鮮族,有“中國搖滾樂之父”之稱。 崔健出生于一個朝鮮族家庭,父親和母親都是文藝工作者。從十四歲起,崔健跟隨父親學習小號演奏。1981年,他被北京歌舞團招收為小號演奏員,開始了他的..閱讀全文→

    ZG著名朝鮮族醫學專家鄭逵昌民族名人

    中國著名朝鮮族醫學專家鄭逵昌 鄭逵昌教授1917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縣(現為龍井市),1941年12月于新京醫科大學畢業后,在龍井開拓醫學院任教師兼內科醫師,1945年8月先后在龍井醫科大學、東北軍政大學吉林分校..閱讀全文→

    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圖)藝術名人

    侯寶林(1917年11月29日——1993年02月04日),滿族,中國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1917年出生于天津。因家境貧寒,四歲時被舅舅張金斌從外地送到北京地安門外侯家。養父在濤貝勒府當廚師,家境清貧。從懂事..閱讀全文→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藝術名人

    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 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現名小楊家胡同),一個滿族城市貧民家庭,F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閱讀全文→

    程硯秋表演藝術家

    程硯秋(1904——1958)原名承麟,后改為漢姓程,初名菊農,后改艷秋,字玉霜。1932年起更名硯秋,改字御霜,四大名旦之一。祖籍吉林長白山,生于北京,滿族人。幼年家道中落,六歲投榮蝶仙門下,從榮蝶仙、榮..閱讀全文→

    當代著名書法家——啟功(圖)藝術名人

    啟功,字元白,也作元伯。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詩人,(1912——2005年)滿族,北京人。 啟功是愛新覺羅氏,是清世宗的第五子和親王弘晝的第八代孫。幼年失怙且..閱讀全文→

    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藝術名人

    關牧村,1953年11月6日出生,滿族。1971年從事演唱,1987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系,1991年考入天津南開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班,專修中國古代史,主攻中國明清曲,F為天津歌舞劇院女中音,國家一級演員,享..閱讀全文→

    表演藝術家——英若誠(圖)藝術名人

    英若誠(1929—2003),我國著名表演藝術家、翻譯家。1929年6月21日生于北京,滿族。少年時就讀于天津圣路易教會中學。1945年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在學生時代,他就開始投身于鐘愛一生的舞臺..閱讀全文→

    哈尼族民間藝人“張樹皮”的樹皮人生(組圖)民族藝術

    “張樹皮”在展示用木頭和樹皮制作的工藝品(7月29日攝)。 在昆明云南民族村哈尼族寨子里,一個風格獨特的“樹皮布展覽館”成為吸引游客的亮點。這是哈尼族民間藝人張衛平(人稱“張樹皮”)的工作室。..閱讀全文→

    殘疾歌手瑪迪娜的故事百姓故事

    她是一個殘疾人,她的不幸生活從她一出生就陪伴著她。我是在阿勒泰地區青河縣見到她的,她就是哈薩克族女歌手瑪迪娜。 她是個天生的軟骨病患者,當時父母都是阿勒泰地區富蘊縣文工團的演員,因工作關系父母親..閱讀全文→

    石那爾和他的牛角雕刻百姓故事

    “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1近日,石那爾一邊自豪地對筆者說,一邊向筆者展示他的作品。 今年18歲的哈薩克族小伙子石那爾是吉木乃縣托斯特鄉一名高中畢業生,在他的房間里擺放著各式各樣用牛角、羊角做成的手工藝..閱讀全文→

    哈薩克族歌手葉爾肯別克的單純與快樂百姓故事

    一個思想單純的人,一個認準了目標,不受任何事情的干擾,一直向前努力的人,往往是精神上最充實快樂的人,哈薩克族青年歌手葉爾肯別克就是這樣一個人。 聽說葉爾肯別克是布爾津唯一傳承已故哈薩克族音樂家白山..閱讀全文→

    ZG第一代哈族飛行員米爾扎克力百姓故事

    與戰友的合影 中亞遼闊的草原是哈薩克族人民生活的故鄉,駿馬和雄鷹是哈薩克族人生活的驕傲,靠著駿馬和雄鷹,英雄的哈薩克人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演繹出一幕幕讓世人永遠追記的歷史畫面。這里講述..閱讀全文→

    走下馬背的哈薩克族老騎手百姓故事

    在甘肅省西北部的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一到夏天,草原上的風就會變得柔和,天氣也好起來。每年這個時候,阿不賽來木老人就要讓孩子們開著車把他從阿克塞縣城接到幾十公里以外的哈爾騰草原,在這里騎騎馬,看看..閱讀全文→

    黃中祥與哈薩克族英雄史詩民族藝術

    圖為黃中祥博士在沙灣縣鹿角灣夏牧場采訪哈薩克族民間演唱藝人朱買·安尼瓦爾別克 天山網訊(記者燕玲攝影報道) 從伊犁走出去的大學者 雖然伊犁知道黃中祥博士的人并不多,但他的名字在學術界可謂..閱讀全文→

    阿肯 哈薩克族的游吟詩人民歌

    “阿肯”是哈薩克族人對本民族游唱詩人的尊稱。被尊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優秀者,是能即興吟詠的詩人、是彈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歡迎、受愛戴的民間藝術家…… 阿肯魅力 風從草原上吹..閱讀全文→

    哈薩克族歷史名人歷史

    法拉比(870-950年) 法拉比是一位杰出的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通曉多種語言,在哲學、心理學、音樂、文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和人文學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有20余部著作傳世,代表作有..閱讀全文→

    獨具特色的傣族歌手"章哈"文藝

    “章哈”是傣族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在傣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章哈”直譯成漢語是“會唱”,或者是“會唱歌的人”。因此,在西雙版納地區稱傣族歌手為“章哈”。關于傣族歌手的稱謂還有一..閱讀全文→

    黃運英 與毒樹打交道的樹皮布傳承人-守望文明

    樹皮布傳承人黃運英記者李幸璜攝 四千多年前先民們制作衣服的技藝,至今還保留在民間,我們不禁十分驚嘆。 初春的一天,海島的陽光明媚,我們穿梭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山間田野,去尋找一位會制作..閱讀全文→

    蔡於良 黎族龍被收藏研究第一人-守望文明

    蔡於良與他珍愛的黎族龍被 “我屬龍,與龍被有緣!痹诓天读紨[滿古色古香家具的客廳里,這位五十六歲的畫家、海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如是說。 與龍被“一見鐘情” 一九七七年,廣東省工藝美術學校畢..閱讀全文→

    王中信 英雄之舞咚鈴伽的傳承人-守望文明

    咚鈴伽舞是流傳在五指山腳下最古老的民族民間傳統舞蹈之一。 咚鈴伽是黎語譯音,指簸箕、錢鈴和尖刀三種生活用具,是表演咚鈴伽舞所使用的三件道具。該舞蹈是雙人對打錢鈴雙刀,傳統的表演方式為一個一米見方的..閱讀全文→

    畬族歌手藍陳啟(圖)-畬族歌舞

    畬族歌手藍陳啟 藍陳啟,女,畬族,1938年正月初一出生在海拔1519米的邑鎮之山--敕木山的北坡,現住景寧畬族自治縣鶴溪鎮雙后降村。 敕木山村是畬族入浙的聚居地,全村40多戶200多人均為畬族,相傳宋高宗南渡..閱讀全文→

    撒古流:一位流浪山林的排灣人藝術家-族群文化

    新華網臺北12月3日電(記者陳鍵興 趙新兵)在臺北,記者第一次聽到“撒古流·巴瓦瓦鹵這個名字,見到他畫的百步蛇;在臺東,走進撒古流設在廢棄的糖廠倉庫里的工作室,但他外出了;在高雄,撒古流的一位朋友..閱讀全文→

    高山族名人-高山族概況

    摩那·羅達奧(?—1930) 摩那·羅達奧(中) 臺灣高山族人民的領袖,在1930年臺灣霧社起義中,與他的兩個兒子一起領導高山族人民抗擊日本侵略者,在戰斗中壯烈犧牲。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朝失敗而告終,..閱讀全文→

    臺灣少數民族印象:臺灣原住民歌星多(圖)-新聞

    “北原山貓”的名頭蜚聲臺灣樂壇,記者在臺北見到了“北原山貓” 中的一員、泰雅人吳延宏先生。吳先生非常熟悉臺灣樂壇,且與歌手多有交往。和吳先生煮茶高談,細數臺灣原住民歌手,我們發現—— ..閱讀全文→

    不朽的英雄鄧恩銘-文化風情

    烈士鄧恩銘 1923年,鄧恩銘來青島開展黨的工作,于1924年成立中共青島組。圖為中共青島組舊址--四方區海岸路18號。 山東鄧恩銘墓 鄧恩銘,原名鄧恩明,1901年1月生于貴州省荔波縣水浦村的一個水族勞動人..閱讀全文→

    柯爾克孜族的養鷹人(組圖)-民族文化

    在新疆自治區的阿合奇村的柯爾克孜族獵人訓練獵鷹,為狩獵季節做準備。 柯爾克孜族牧有養鷹的傳統,從野外抓來的幼鷹經過馴養可以成為牧民捕獵的幫手。 為了消除鷹的野性,牧民們一般使用“熬鷹”的方法..閱讀全文→

    歷史人物伊斯哈克拜克·木農阿吉-歷史宗教

    伊斯哈克拜克·木農阿吉(1092-1949)柯爾克孜族,1917-1922年去蘇聯求學,回國后因宣傳革命思想被捕入獄,出獄后便投身軍隊。先后擔任了曾一度偽裝進步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統一戰線的盛世才軍隊的團長、旅長等職。..閱讀全文→

    一位普米族歌者的成長之路

    在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河西鄉大羊村委會大羊自然村一個寬敞而簡樸的四合院內,和英賢一邊品嘗著普米族特有的燕麥粑粑,一邊對記者說:“要不是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培養,作為一個生活在邊遠山區的普米族子弟,我不..閱讀全文→

    普米族文化的執著追求者

    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托甸村普米族退休教師和學明,3年前帶上一家8口人,把自家的老祖房原模原樣搬到位于麗江玉龍雪山腳下的東巴谷旅游風景區,在這里建起“普米金窩”,借助麗江旅游業這個平臺,向海內外游客..閱讀全文→

    為傳承普米族文化奔走的女孩

    有如山谷中淙淙溪水的回音,有如夢里熟悉的聲音漸行漸近,薄薄的竹片在幾位普米族女孩的唇邊,隨著手指的撥弄,流淌出古樸之音。臺下的大學生們一片寂靜,似乎都在揣測著究竟是怎樣的樂器能發出這樣的聲音。一曲..閱讀全文→

    保安族保安腰刀鍛制大師馬維雄

    馬維雄:保安族,1950年生于甘肅省積石山縣劉集鄉安民灣村,小學文化程度。是國家級保安腰刀鍛制技藝傳承人。所打制腰刀品種主要為什樣錦雙刀和西瓜頭。1985年他在保安族聚居地刀匠技藝評比活動中獲得第一名。200..閱讀全文→

    敖長富——鄂倫春族第一位作家

    敖長富(1940—)是鄂倫春族第一位作家。生在黑龍江省璦瑪縣“伊赫特”地方河邊的一個鄂倫春族獵民家庭。其代表作有《獵人之路》,獲得了1984年內蒙古首屆索龍嘎獎和1985年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二等獎!栋⒚澜..閱讀全文→

    東鄉族禮儀歷史人物——阿訇 閔福英

    阿訇閔福英,曾領導東鄉族人民參加了光緒二十一年(1895)在循化、狄道等地發生的回民起義。1892年,甘肅嚴重干旱,糧價飛漲,人民無法生活,加上清朝的民族壓迫政策和平時勾結漢族地主階級實行歧視、剝削、壓迫..閱讀全文→

    東鄉族人物《米拉尕黑》與作家汪玉良

    《米拉尕黑》中國東鄉族的民間故事,又名《月光寶鏡》,流傳于甘蕭省東鄉族地區。趙燕翼搜集整理。此外,在東鄉族民間還有韻散相間的《米拉尕黑》詩體故事流傳。故事大意是:在古老的年代有一位英俊出色的獵手米..閱讀全文→

    赫哲族文化傳承人齊艷華

    齊艷華,是同江群眾藝術館的館長,同時也是赫哲族文化研究會的副會長。 當齊艷華站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很是驚嘆于這位館長的美麗,她一襲黑色的舞蹈練功服,整個人看上去非常的精神,估摸著年齡也就是30多..閱讀全文→

    赫哲族伊瑪堪傳承人——吳寶臣

    時間:2006年類別:曲藝 地區:黑龍江編號:Ⅴ—42 申報地區或單位:黑龍江省 赫哲族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于黑龍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區。據現有資料,它至遲在清末民初就已經形成。 伊瑪堪的表演形式為..閱讀全文→

    伊瑪堪講述人葛德勝

    伊瑪堪講述人葛德勝 葛德勝(1911--1998),男,赫哲族,世居富克錦(今富錦市)城東三里的下吉里屯。11歲從父狩獵,自幼接受傳統民間文化的熏陶,為他日后整理講述多部著名長篇“伊瑪堪”,打下了深厚的功底..閱讀全文→

    著名歌手吳連貴- 赫哲族人物

    吳連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10月8日出生于三江口旁的莫勒洪闊漁村。打魚為生,曾任黑龍江省政協委員。吳連貴從小就從村里一位叫莫特額的老人那里學唱伊瑪堪,后來成為著名的赫哲族民歌手。1979年加入黑龍江省..閱讀全文→

    樺樹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付占祥

    付占祥 付占祥(1955-),男,赫哲族,黑龍江省民族研究學會赫哲族研究分會會員。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樺樹皮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赫哲藝人——付占祥 付占祥的樺皮粘貼畫,大多以赫..閱讀全文→

    畬族民族概況

    中國畬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畬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水族民族概況

    中國水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水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羌族民族概況

    中國羌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羌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撒拉族民族概況

    中國撒拉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撒拉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普米族民族概況

    中國普米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普米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納西族民族概況

    中國納西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納西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怒族民族概況

    中國怒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怒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苗族民族概況

    中國苗族的基本情況,描述了苗族的人口、區域分布、民族生活、民族人文藝術民族現狀等情況 閱讀全文→


    【】
    色ww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