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長期生活在東北,入關以后又統一全國,統治中國長達260多年。所以滿族的名勝古跡數量很多。除北京故宮和避暑山莊之外,比較著名的名勝古跡有“關外三都”和“關外三陵”。關外三都,是指位于遼寧省新賓滿族自..閱讀全文→
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 避暑山莊位于承德市中心區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閱讀全文→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位于新賓滿族自治縣,在史學界被稱為“清王朝第一都城”,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所筑,城池依勢筑于一條東西走向的山崗之上。峭壁崢嶸,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城內地勢南高北低,四..閱讀全文→
在承德避暑山莊東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眾星拱月之勢環列著12座色彩絢麗、金碧輝煌的寺廟。由于其中的溥仁寺、溥善寺(已毀),普寧寺、普佑寺(已毀)、安遠廟、普陀宗乘寺、殊象寺、須彌福壽寺8座寺廟隸屬..閱讀全文→
“木蘭”是滿語,即哨鹿之意,為一種狩獵野鹿的特殊方式。在河北省最北的圍場縣境內,從承德北行約120公里?偯娣e約有一萬零四百平方公里,與現圍場總面積相等。共分72圍,每圍都用柳條或木柵欄圈起,稱為“柳..閱讀全文→
又稱愛渾、艾渾、艾滸、愛呼倫。滿語稱"薩哈連烏拉霍通"。在黑河市愛輝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筑,為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駐所,稱黑龍江城?滴醵拍陮④娨岂v墨爾根(今嫩江縣)后,為黑龍江副都統..閱讀全文→
沈陽故宮是除北京紫禁城之外,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筑群。是滿族人建立的清政權的早期皇宮。原名盛京皇宮。為努爾哈赤、皇太極兩朝皇宮。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用11年時間建成。沈陽故宮主體部分,是清..閱讀全文→
中華滿族風情園位于赫圖阿拉城東側,是中國目前規模較大的展示滿族民族發展歷史的綜合性瀏覽區,園內有滿族歷史文化長廊、滿族博物館、地藏寺、顯佑宮、商賈一條街、赫城湖、跑馬場等旅游景點。 滿族歷史文化..閱讀全文→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縣境內,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完整的帝王后妃墓群,是清朝帝后陵寢建筑群之一。與河北易縣的西陵并稱。 清東陵距北京120公里。始建于順治十八年..閱讀全文→
古鎮是歷史上民居對聚居地的選擇,是自然環境與人類需要千百年來相互交融的結晶,是在歷史上曾經集中反映一個地區和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集鎮。土家古鎮是土家先民根據生產、生活的需要選擇的能長期生存的聚..閱讀全文→
龍河懸崖上神奇的巖棺文物古跡,是土家族祖先喪葬文化的史料實物和歷史見證,是巴蜀古國至今未破解的千古之謎。 龍河發源于渝鄂交界處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在重巒疊嶂的峽谷間穿行164公里,在“鬼城”豐都縣城對..閱讀全文→
唐崖土司王城遺址位于咸豐縣尖山鄉唐崖司村,面臨唐崖河,背靠玄武山,距縣城30公里。唐崖土司系著名“九溪十八峒”土司之一,咸豐縣四大土司之最。所轄范圍方圓近二百里,城址內隨處可見殘缺磚瓦,以及殘陶、瓷器碎片,..閱讀全文→
恩施文昌祠又稱文昌宮、文昌廟。在恩施市鰲脊山頂。為清代佛教建筑。據《恩施縣志》記載,文昌廟原建于城南門外,嘉慶三年(1798年)移于今址。坐西朝東,為雙重檐歇山頂無斗拱磚木結構建筑,東西長25米,南北寬1..閱讀全文→
在德江豐富多彩的土家民族風情中,最具影響的要算遠近聞名的“儺堂戲”。 德江儺堂戲是一種典型的民間文化,1981年貴州省文化廳在思南舉辦民間戲劇調演時,德江儺堂戲被弓J起重視,后經專家和文藝工作者,民族工..閱讀全文→
傣族居住在云南南部和西南,信奉上座部佛教,又稱小乘佛教,建筑以佛寺和佛塔的成就最高,也最有特色。 上座部佛教的寺廟稱緬寺,幾乎每座傣寨至少都有一座。根據宗教戒律,每個男子..閱讀全文→
資料圖:蘿卜羌寨蓮花寺在蘿卜寨最頂端 資料圖:這棵長在石頭上女貞樹四季長青,成為蘿卜羌寨一大風景線 資料圖:蓮花寺廟佛道合一,供奉著佛主和道長 資料圖:據說天天都有山下善男信女羨名而來,齋..閱讀全文→
古老的仡佬族村寨 龍潭700年仡佬古寨——龍潭仡佬族文化村,原名火炭埡,位于務川縣城東部8公里處大坪鎮洪渡河畔,建寨700年以上。其東10里有漢唐開采朱砂遺址,北2里有大型漢墓群,西2里有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閱讀全文→
到過童話縣城布爾津的游客都對這里的格瓦斯和比瓦(似酒非酒甘甜爽口的飲品)贊不絕口。夜幕降臨,云淡風輕,在燈火璀璨的布爾津縣城河堤夜市,幾乎每一家餐館和燒烤店的桌子上都能見到這兩種飲品。它們給童話縣城..閱讀全文→
中廣網銀川3月18日消息(記者廉軍、實習記者葉彥茹)寧夏的清真寺分布廣泛,據統計,全區已有大小各類清真寺3000多座。凡有回族聚居的村鎮,都建有清真寺,有的還不只一座。同時,在回族地區可見帶有蘇非主義色..閱讀全文→
圖為西寧清真寺 中國西北地區著名的四大清真寺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寧市東關大街。 該寺據說創建于明朝(1368——1644)初期,歷史上曾經多次遭到破壞,又不斷修建,現存的建筑是1913年時重建,1946年..閱讀全文→